一区二区中文字幕,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,国产激情小视频,成人一级生活片,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,久久奸,青苹果av

通??h五垴山村—— — 人不閑地不荒 “刨”出幸福新生活
發(fā)布時間:2020-12-16

上午八點多,從楊廣鎮(zhèn)出發(fā),驅(qū)車沿著蜿蜒的水泥路向高處攀爬,二十多分鐘后便進入了五垴山范圍。此時,數(shù)十輛下山的車迎面而來,卡車、面包車、三輪車、拖拉機……每輛車上都滿載著小鐵頭、大白菜、花菜等蔬菜?!按迕衩刻於际橇璩績扇c就起床砍菜,人多的砍到天亮可以砍兩三噸,人少的也能砍一噸多,天亮后就把菜拉到山下的市場交易?!蓖械臈顝V鎮(zhèn)宣傳委員沐蓉告訴記者。

在村口停車駐足,村莊周圍的山地里綠意盎然,各種蔬菜長勢良好,這樣的景象對通??h的壩區(qū)來說再平常不過了,可對五垴山來說,這是村民們幾代人數(shù)十年“刨”出來的風景。走進村莊,耳畔不時傳來“叮叮當當”的響聲,進入冬季,村里迎來了建新房的“高峰期”,熱火朝天的場面又是另一番景象。

娶不上媳婦的窮山溝

談起剛剛下山的那些車輛,五垴山村委會主任管家許說:“車輛都是近幾年才有的,二三十年前沒路沒車,人背馬馱才是常態(tài),五垴山以前真的太‘山’了,先天條件太差,村民苦日子過久了,大家都窮怕了?!?/p>

五垴山地處通??h城東北端,屬楊廣鎮(zhèn)轄區(qū),是通??h海拔最高的村莊,全村轄5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,共有村民796戶2470人,人口居住分散、海拔高、氣溫低、水資源匱乏、交通不便等因素一直制約著村莊發(fā)展。

“現(xiàn)在路通了,我們?nèi)ユ?zhèn)上只要二十多分鐘,沒路時要走兩個多小時,栽點什么都拿不下去賣?!惫芗以S說,數(shù)十年來,五垴山人辛苦“刨”地,種上小麥、玉米、烤煙,人背馬馱,艱難生存。

“那時候我們五垴山一家連著一家都是茅草房,哪家有一棟土基房都了不得了,村里的小伙子去別村‘說媳婦’,人家只要一聽是五垴山的人,就忙著搖頭不愿意嫁,可以想象我們村子是有多窮了?!贝迕窭顕檎f道。

從200多年前遷到五垴山安家開始,不等不靠、努力干、加油干就是五垴山人的生活準則。所以,看著村民年復一年苦苦掙扎,村里的帶頭人急在心里。1994年,村干部帶著全村人對好生活的期盼,向著大城市廣東主動“出擊”?!八麄?nèi)V東原本是想看看有沒有什么好營生,卻意外發(fā)現(xiàn)那里的人喜歡燉湯滋補,特別喜歡蘿卜這類蔬菜?!惫芗以S說,因為海拔高、氣溫低、陽光充足,五垴山種出來的蘿卜較其他地方更加鮮甜,因為山里人不太愛吃這種菜,在本地賣不上價,所以平時很少種?!叭〗?jīng)”回來后,五垴山像打開了“任督二脈”一樣,開始大面積種植蘿卜,五垴山的蘿卜也的確在市場“火”了起來。但好景不長,單一種植蘿卜,使產(chǎn)量暴增,市場飽和,蘿卜滯銷,只能賤賣。

“吃一塹,長一智”,五垴山村民沒有因此一蹶不振,經(jīng)過蘿卜的事,他們意識到市場是大有可為的。五垴山有海拔高、氣溫低、陽光充足、耕地面積廣的先天優(yōu)勢,所以他們不僅要“加油干”,還要“創(chuàng)新干”。

“全種蘿卜容易飽和,那就多種幾樣,不知道我們山里最適合種什么,那就把市場上暢銷的蔬菜都種上。2000年后,在五垴山可以看到青菜、白菜、花菜、蘿卜、西葫蘆等各種蔬菜?!惫芗以S說,之前大家一直被慣性思維捆綁,認為種植蔬菜是壩區(qū)的“專利”,從不知道山區(qū)其實也有廣闊天地。

勞動創(chuàng)造了新生活

蔬菜種植讓五垴山發(fā)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,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,汽車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。2013年,五垴山實現(xiàn)經(jīng)濟總收入2527萬元,人均純收入8682元。這個數(shù)字,與昔日全家全年兩三千元的收入相比翻了好幾番,苦苦掙扎的五垴山人終于過上了愜意的日子。

具備實干精神的五垴山人不滿足于此,一個集體的好日子也少不了幾個“能人”,在五垴山,呂江河就是“能人”之一。年近50歲的呂江河,幼年時吃盡了苦頭,過夠了窮日子,他深知要過好生活,必須苦干。2012年底,在呂江河的帶動下,五垴山成立了通??h奧農(nóng)農(nóng)產(chǎn)品專業(yè)合作社,借助五垴山獨特的地理環(huán)境優(yōu)勢,引進種植新品種農(nóng)產(chǎn)品,并為社員提供技術(shù)培訓和種植銷售服務,助力村民增收。與其他合作社最大的不同是,奧農(nóng)農(nóng)產(chǎn)品專業(yè)合作社在廣東擁有自己的蔬菜批發(fā)檔口,有專人在檔口負責把村里的蔬菜發(fā)往各地。

作為奧農(nóng)農(nóng)產(chǎn)品專業(yè)合作社的創(chuàng)始人,呂江河說:“我們自己種的菜,發(fā)出去交給外面的批發(fā)商銷售,每車給他們抽成2000元至3000元,就壓縮了村民的收入,合作社有了自己的檔口,這錢就可以自己掙,村民的收入也就提高了?!?/p>

“能人”帶頭,全村苦干,好日子就來了,五垴山的蛻變,離不開每一個村民。行走在五垴山,倍感“奇怪”,沒有聚眾話家常的婦女,也沒有閑置的耕地,走到更高一點的山邊,幾個大石頭圍著的空隙里,還有幾棵大白菜倔強地生長著。管家許說:“別說閑幾天了,早上把菜砍完,年輕人運出去,老人就已經(jīng)在地里收拾,準備栽下一批了。”

如今,五垴山平均每戶每年種10畝以上蔬菜。這還不夠,6至8月蔬菜產(chǎn)收高峰期過后,溫度降低,水資源減少,蔬菜長勢有所減緩,村民便會把農(nóng)活留在早晚干,把白天的時間空出來,到山下的冷庫、工地打工,多掙一份錢。2019年,五垴山經(jīng)濟總收入超過4000萬元,人均純收入達到18461元。

中午時分,記者在地邊偶遇抬著鋤頭準備去菜地里除草的呂葡香老人。“這有什么苦的,以前我們住的房子不遮風也不避雨,天天吃苞谷飯、麥子飯,現(xiàn)在住新樓房,吃白米飯和肉,這樣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。我今年才67歲,沒什么大病,精神也好,所以天天都跟著兒子在地里干活,想多過幾年好日子。”呂葡香的精神狀態(tài)全然不像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。

四通八達的水泥村道、來來往往的各型車輛、整齊漂亮的樓房、綠意盎然的菜地……五垴山群眾愜意與殷實的生活,正是“實干、苦干、硬干、加油干、創(chuàng)新干”的新時代“西疇精神”的最好詮釋。

記者  何超

編輯:史憶康   審核:楊雪

關閉